
圖片説明:上海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市公安局局長吳志明線上回答網友提問

圖片説明:上海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市公安局局長吳志明線上回答網友提問
相關專題:上海整治交通陋習
上海公安局長東方網上聊交通整治[圖] 文字實錄
亂穿馬路要不要蹲大牢?曝光交通陋習是否侵犯隱私權?如何防範“拉車門”搶奪?…… 5月12日下午,上海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市公安局局長吳志明,市公安局副局長、市公安局交警總隊總隊長朱偉明共同走進“東方網聊天室”,以“文明在你腳下”為主題與上海市民共話交通整治、交通文明。來自市公安局交警總隊、法制辦等單位的嘉賓,還就法律適用、違法處置等相關話題,與網友進行線上交流。 亂穿馬路要不要蹲大牢? 前一段時間媒體曝光的女海歸闖紅燈被拘留的消息,在網聊中再次成為熱點。不少網友問,亂穿馬路真要蹲大牢嗎? “行人亂穿馬路,我覺得首先要糾正一個意識問題。”吳志明説,“有的人認為亂穿馬路是家常便飯,沒什麼問題,其實,這是影響城市形象極不文明的行為,是危害個人人身和公共安全的行為,是一種違法的行為,是應當受到法律處罰的行為。其次,亂穿馬路容易引發交通事故,會給自己、給家人造成經濟損失和身體、精神上的傷害。第三,即使沒有造成交通事故,也會給城市的交通暢通帶來影響。看到十字路口,機動車駕駛員會習慣地踩剎車減速,大略估算一下,這樣會減少道路五分之一的交通流量。特別是上海中心城區路域面積很難再增加,要想暢通,很重要的一種手段是提高路口通過量。全體市民做到紅燈停、綠燈行很重要。” 上海市公安局法制辦有關負責人説,《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條規定,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所以如果行人僅有闖紅燈的違章行為,是不能對其處以拘留處罰的。但是行人在民警對其違法行為予以制止、處理的過程中阻礙民警執行職務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第一款第二項(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和第二款(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的,從重處罰)的規定,對阻礙人民警執行職務的可以予以拘留並處罰款的行政處罰。 “媒體報道的女海歸不僅具有闖紅燈的違法行為,而且其還有阻礙民警執行職務的違法行為,不僅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而且也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公安機關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對其作出治安拘留的處罰是正確的。”法制辦有關負責人説。 曝光交通陋習是否侵犯隱私權? 今年4月以來,全市公安交警部門開展了以行人亂穿馬路、非機動車闖紅燈等突出違法行為的“二亂”、“四車”交通頑癥專項治理活動,引起了全社會的強烈反響。 有網友問,在整治活動中被曝光的市民是否被侵犯隱私權? 上海市公安局法制辦對此明確説“NO”。該部門負責人説,最近公安機關整治“二亂、四車”整治活動中對闖紅燈等違反交通安全法的行為人採取拍照並送往當事人單位,請單位負責人辨認是否係本單位職工的做法,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條第三款“機關、部隊、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應當對本單位的人員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規定精神實施的,目的是為了使企業依法對本單位職工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公安機關的做法不構成侵犯隱私權。 高架堵塞半小時=報廢一輛新桑塔納 “在高架上堵半小時下來,報廢一輛新桑塔納的成本都夠了。”吳志明説。 據介紹,上海目前機動車保有量超過200萬輛,其中小客車近100萬輛,持有各類機動車駕駛證的駕駛員有280萬人。 吳志明説,交警部門在交通管理工作中發現,在高架道路和中心城區發生地行車事故,一般情況下損失不大,沒有人身傷亡,80%以上車都是可以開行的,若在事故發生地爭吵糾纏,特別是在高架上將會造成幾千輛車的停滯和阻塞,致使人的時間在浪費,車輛在磨耗,汽油在燃燒,空氣被污染。所造成的損失遠遠超過車輛損失的數十倍,甚至更多。 “我們的目標是為了最大限度方便廣大市民出行和減少交通事故對道路暢通的影響。”吳志明説,“據此,規定凡是在本市道路上機動車發生輕微交通事故,只要車能動,人能開,就要先行撤離現場,可自行協商處置或報警求助,確保道路不受到很大的影響。若不按規定,民警到達還沒有撤離現場的,一律處罰並扣車。” 據介紹,目前這一規定知曉度已很高,事故車輛自行撤離已達到75%以上。 交警能否配備攜帶型刷卡機? 有網友在聊天中建議,交警應配備攜帶型刷卡機,以方便交通違章和亂穿馬路罰款。 交警總隊科技處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建議。該部門負責人説,對交通違法者在進行教育處罰的同時,也應為其繳納罰款提供便利。目前,上海已經實施了通過電子銀行繳納罰款的措施,今後在解決網路安全的前提下,上海將全面為交警裝備“警務通”,具體的技術方案目前正在研究之中。 為防範“拉車門”搶奪支招 上海近期“拉車門”搶奪車內財物案件時有發生。如何提高防範意識?吳志明向網友提出五條建議: ●要養成動車隨即鎖閉全車車門的習慣,這樣既有利於行車安全,又有利於人身財産安全,中途下車應隨身攜帶拎包和財物; ●拎包和財物儘量不要放在副駕駛座或后座上,可以放在座位下等不易被別人從窗外發現的地方; ●在路口慢速行駛、遇紅燈停車或者輪胎故障臨時停車時,要提高警惕,注意觀察周圍有沒有可疑人員接近車輛; ●如果遇有陌生人敲擊車窗搭訕,在沒有弄清情況前不要輕易完全搖下窗戶應答。尤其注意不要邊開車邊打手機,以防不法分子乘車速減慢行之機拉車門搶奪; ●如果一旦遭到搶奪,要儘量記住對方的特徵和逃跑路線,及時報警。
相關專題:上海整治交通陋習
上海公安局長東方網上聊交通整治[圖] 文字實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