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後上海市民將看到更多的藍天白雲。
>>進入:2006上海人大政協兩會專輯
>>進入:網議2006年上海“兩會”
>>進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勾畫“十一五”建設藍圖專題
今日上海“兩會”看點 昨日上海“兩會”盤點
“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在85%以上,這個目標應該説提得不高。目前,上海的環境空氣品質總體趨勢都是好的,已連續三年達到85%的目標。”昨日在評價“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中關於環境空氣品質指標時,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羌寧説。而市環保局計劃處處長屈計寧也表示,“十一五”期間對環保事業的預期和評估是客觀、科學的,沒有不切實際的要求。
空氣品質:已連續三年達到目標
“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要持續改善大氣環境品質。按照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比“十五”期末減少35%的目標,以燃煤電廠煙氣脫硫為重點,有效控制煤煙型污染。建設基本無燃煤區和煙塵控制區,強化對各類揚塵污染源的規範化管理,實施更嚴格的機動車排放管理。
“第二輪環保行動計劃已奠定了很好的基礎,而在2005年-2008年第三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的目標進一步推進了。”華東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趙慶祥説。
據悉,經過三年努力,上海環境空氣品質總體趨好。2003、2004、2005年的API指數優良率連續三年穩定在85%以上,2005年則達到88.2%。
而根據新近公佈的第三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到2008年,上海將削減電廠二氧化硫排放量17萬噸,揚塵控制使降塵削減約20%,全市降塵水準下降至8噸/平方公里‧月左右,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穩定在85%以上。
城鎮污水處理率:80%的目標同樣不難
此外,在“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中,城鎮污水處理率也設定了具體的指標。按草案規定,至2010年,上海城鎮污水處理率要達到80%。另外還將加快完善中心城區污水收集管網,升級改造竹園、白龍港污水處理廠,基本完成污水西幹線改造工程,建成污水三期工程和竹園第二污水處理廠,初步建立污水處理設施與收集管網相配套的郊區污水處理體系。
“從水的方面説,污水處理率提高了,會有效改善水的品質,從目前的發展來看,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0%的目標應該不難達到。”趙慶祥這樣評價。
根據第三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水環境方面預計通過三年的努力,實現蘇州河下游水質與黃浦江水質同步改善,鞏固和提高中心城區河道基本消除黑臭的成果,進一步保障水源地安全,到2008年底,基本實現中心城污水收集管網全覆蓋,郊區污水治理設施覆蓋90%左右的城鎮,全市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75%。趙慶祥同時強調,城市綜合生態環境改善僅通過大氣、水等的改善難以達到,“重要的還有其他多方面,比如環保理念、光污染等。”
二氧化硫排放:削減17萬噸很不易
將環保重點監管企業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量控制在95%,屈計寧説,這是此次“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新增的一個環保指標。據了解,目前,上海按企業對環境的污染排放量對各個企業進行劃分,對重點污染企業進行監管,這些企業主要來自電力、化工、鋼鐵、冶金、石化等産業。
而在2000年,上海針對這些重點企業進行達標行動,當時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達標,“‘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的指標則要求所有污染物的排放都要達標,從而擴大了達標範圍。”
而二氧化硫削減率35%也是今年新增的環保指標。對此,屈計寧表示,近幾年上海二氧化硫排放量明顯上升,2004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為47.3萬噸,今年預計將達到50萬噸。
“‘十一五’期間計劃削減35%二氧化硫排放量,意味著到2010年上海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要控制在32.5萬噸,也就是説要削減掉17萬噸的二氧化硫排放,這是很不易的。”屈計寧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