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評論首頁 >> 正文
滬語是一種親切的城市聲音
2012年2月1日 09:09
選稿:陸霖霖 來源:東方網 作者:陶象龍
據報道,近日,由民革市委等主辦的“一‧二八”淞滬抗戰80週年座談會上,披露了一段由上海音像資料館從國外收集而來的影像資料。“讚是衣裳!讚是衣裳(上海話“全是衣服”的音譯)!”畫面中,一位身穿黑色棉衣的中年婦女打開皮箱接受工部局軍警的檢查,同期聲清晰記錄下了這位婦女話語。有關專家解釋説,這也是迄今為止,現存紀錄片中找到的最早的上海話鏡頭。(1月31日新聞晚報)
80年前的上海話和現在是一個調!看到這樣的新聞,確實讓我們上海市民感慨萬分。應該説,滬語在全國的方言中還是獨樹一幟,有著自己的特點。我們上海市民對待滬語有著一種難以釋懷的特殊情感。
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最近一段時間,滬語得到了全社會的重視。比如,前一段時間,關於上海公交車和地鐵進行滬語報站的討論,就在上海市民中引起強烈反響。絕大多數市民表示,在上海公交車和地鐵上用滬語進行報站可以有。而且用滬語報站應該打造成上海的一張閃亮文化名片。
再比如,在上海,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為了保護、傳承上海方言自發組建了一個社團,並定期舉辦“滬語角”活動。參加活動的人,有説一口流利滬語的“老上海”,也有來滬工作不久的“新上海人”以及平時不太有機會説滬語的上海中學生。“滬語角”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有上海話成語接龍、繞密碼等。可見,“滬語角”的出現,也成了市民踴躍學習滬語的真實寫照。
還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上海市有關部門組織的滬語發音人招募,得到了很多市民的熱情參與和支援。另外,上海已經開始推行讓滬語進入幼兒園,保存鄉音,從娃娃抓起。所以,在我看來,滬語是一種親切的城市聲音。傳承滬語,説好滬語,我們每個上海市民都有自己的一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