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説明:開灤煤礦一位老人在地震中受傷的手。地震不僅給唐山人的身體帶來難愈的傷害,也給經歷了那場災難的人們內心帶來難以回避的傷痛。
 圖片説明:7月28日,一名唐山女孩在抗震紀念碑廣場上沉思。當日是唐山地震30週年紀念日,上萬名唐山市民來到抗震紀念碑廣場,參加紀念活動,緬懷逝去的親人。
早在7月27日,就有紀念親人、朋友、戰友的花束放在抗震紀念碑和南湖公園的抗震紀念墻前
。28日淩晨3時,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陸續聚集紀念碑廣場,3時42分56秒———30年前發生地震的時刻,廣場上的紀念活動達到高潮。
相關專題:唐山大地震30週年
“媽媽是我們家的頂梁柱。”紀念碑前,在地震中失去右臂的50歲漢子楊貴榮默默流淚,左手拿著一張褪色的黑白照片———他在地震中死去的母親孫淑英。30年前,41歲的母親為了搶救年幼的弟弟,錯過了逃生的機會。“今天,我可以告慰我母親的是,孩子們都長大成人了。”楊貴榮説,他兒子今年以618的高分考上重點大學,外甥則在中央美院就讀,外甥女剛剛成為北方某航空公司的空姐。
1976年7月28日淩晨3時42分56秒,歷史在此刻凝固,在唐山市的地殼下12公里深處,相當於400枚廣島原子彈的巨大能量在地殼中爆發,強烈的搖撼將這座百萬人口的城市頃刻間夷為平地。24萬餘人喪生(包括天津等受災區),36萬多人受重傷,7821個妻子失去丈夫,8047個丈夫失去了妻子,25061人肢體殘廢,遺留下孤寡老人3675位,孤兒4204人,數十萬和平居民轉眼變成失去家園的難民。
從受災那一刻起,唐山人以最快的速度開始積極自救,他們奮力爬出廢墟,拼盡全力從廢墟中扒出親人和鄰居以及素不相識的人。駐唐山空六軍、北京軍區255醫院,利用戰備通訊設施,與黨中央、國務院取得聯繫,使中央在第一時間了解唐山的災情,並以最快的速度組織全國的力量支援唐山。
來自全國各地的280個醫療隊,2萬醫護人員,百萬噸救災物資,16個省市10萬噸物質救助,1300多名專業防疫人員展開防疫工作,10萬建設大軍開始重建新唐山。
30年後的今天,走在唐山最繁華的新華大道,你無法想像,30年前的這裡曾遭受過的毀滅性打擊。現代化的大型商場,頂級的國際品牌化粧品,應有盡有。現在的唐山是河北省最富有的城市,經濟總量佔全省的五分之一。
為紀念全國人民與唐山人民抗震的紀念碑廣場,現在已成為市民晚上常去的休閒之地,十幾歲的少年,在這裡玩輪滑、跳街舞,更小的孩子則在紀念碑下捉迷藏。更有一些民間文藝團體,在這裡舉行熱鬧的文藝演出。
你根本無法從樂觀、幽默的唐山人的臉上看到一絲30年前的苦難和悲傷。不僅是那些沒有經歷過這場災難的年輕人,就是在地震中妻離子散的人們,展現給外地人的都是客氣的笑臉和大方的舉止。“難過什麼,我們經歷過那麼大的災難,還有什麼好害怕的?還有什麼困難不能解決?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地吃、好好地喝,好好地過日子?”計程車上,大嗓門的司機如是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