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5月9日消息:根據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表明,城市居民七成左右沒有購買新商品房的能力。
網上最近出現了一個新名詞--“房奴”。在百度網上搜索一下,有關“房奴”的網頁有961000個。隨著房價的快速上升,越來越多的買房者背上了沉重的負擔。
“居者有其屋”,是中國人一輩子的夢想。為了買房,付出50%左右的收入,獲得了心理安慰的同時,生活品質卻大幅下降,不敢換工作,不敢旅遊,擔心生病、失業……這樣,就不得不成了房子的“奴隸”。
2003年7月,小劉大學畢業後來到廣州工作,和女朋友兩人月薪加起來超過1萬元。他們花1500元月租在五羊新城租了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生活過得挺滋潤。
2005年,他們開始考慮買房,但在市區看了10多個樓盤後,發現價格太貴,大部
分在每平方米七千元以上,而且很難找到合適的七八十平方米的房子。最後兩人到市郊買房,均價4000元/月,月供約3700元。
新房要今年底才能交付使用,一邊供樓一邊交房租壓力很大,小劉只好搬家,租了一間900元/月的單間,開始節衣縮食。“我們徹底被房子套住了,成了房奴”,小劉無奈地説。
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此前發佈《中國房地産金融安全評估報告》,稱我國東部地區商品房均價已達到4000元左右。根據我國2005年城市戶均收入在1.5萬元至1.7萬元計算,購買一套70平方米的新房,房價收入比約為13倍。這意味著在城市居民當中,七成沒有購買新商品房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