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的一天,他和她在864路公交車站相遇,此後他每每到她公司門口等車,心中充滿期待。
●她對他態度比較友好,但他始終無法把愛説出口。一年多後,她的話語開始變得冷淡。
●幾次陰差陽錯的擦肩而過讓他苦惱,終於決心表白卻又發現熟悉的車站上已沒有她的身影……
傾訴男主角:滄海(化名),年齡不詳,工程師
故事女主角:未曉(化名),年齡不詳,職員
“我寫這封信,是為了找一位在重慶路站乘公交車的女子。因我不知道她的名字,只好叫她‘未曉’吧。我們在864路車上相遇,她的出現讓我覺得生活是如此美妙!然而從5月28日至今,我同她失去了聯繫。通過報紙,可能是唯一和她重建聯繫的辦法了……”讀者滄海的郵件激起了我的好奇心,這明明是一齣發生在公交車上的現代愛情故事啊。
很快,我就見到了故事的男主人公滄海。他一再向我聲明,登報決不是他想自我暴露,或者要給未曉造成任何壓力,只想讓她看到他的反思,再給他一個機會來重建溝通渠道。
不熟悉路線錯過好機會
我是一個在肇家路某單位工作的工程師,每天乘公交車上下班。兩年前的一天,我在864路上和未曉相識,她是個上海女孩,人很好,且非常有涵養,談吐得體,很有品位。我對她的第一印象相當好,而她也流露出對我的好感。我很想和她深入交往,可惜在第一次和她好好聊天時,我們之間就錯過了一次增進了解的機會。
那天下班後,我在未曉公司樓下的公交車站等她,見面後她對我笑笑,沒等公交車,而是沿著淡水路向復興路方向走去。我追上去和她邊走邊聊。她告訴我她的專業、工作年限和部門,不過沒告訴我她的公司名稱。能對一個陌生人講這麼多,這或許表明她是願意與我交往的。可惜我那天很“木”,沒多想。我問未曉為什麼不坐車,她説她有事。我問她要去哪,她説坐24路去吳江路。24路向西北,而864向東北,因此我以為她的確有事(我覺得剛剛認識,不便深問)。等走到了復興路路口,我們很輕鬆地道別,她坐上24路車走了。
“其實那天我打算請未曉吃晚飯的。但因為我不是上海人,不知道吳江路在哪,也不知道吳江路的特色,更不清楚如果在吳江路吃飯,我們可以同車繼續乘37路各自回家,錯失了一次絕好的機會。”滄海懊悔的神情表露無遺。
本以為第二天就能等到未曉,可是到了第九天才見到她。見到她後我不由自主地很激動,這讓我意識到她已佔據了我的心。我不擅語言表達,此後就每天下班後到她公司樓下的公交站臺等車,風雨無阻,以此來表明我的態度。那年7月,她在漢口路下車後,衝站在車上的我回眸一笑,那笑容一下子勾走了我的魂魄,我腦海裏立即浮現出“人面桃花相映紅”的詩句。
淡淡幽情,佳人難曉
轉眼一年多過去了,儘管我以實際行動來表達好感,她卻若即若離,有時和我沿淡水路或漢口路散步,聊得很開心,有時卻又冷冷的,講話時與我針鋒相對。我問過她住在哪,想送送她,她只回答兩個字:“很遠。”我還問過她的姓名和聯繫方式,她卻淡淡地笑著説:“我們之間沒什麼的。”這讓我非常困惑。
現在回想一下,其實那段時間未曉給過我許多暗示,也作了不少努力(請原諒我不想講得太具體),但由於我聽話不聽音,讓她認為我沒把她放在心上,於是對我非常冷淡。而我也由此一連三個月都對她採取消極的態度,沒有繼續努力。
2005年1月21日,我給未曉上班的那幢商務樓裏寄了兩封內容相同的信。因她一直不肯把公司的名字告訴我,我只好按照她以前提供的線索,寄給兩家公司的同一個部門。信是一首情詩叫《致佳人》,後面還附了一篇短文:“還記得去年7月,你在漢口路下車時的回眸一笑麼?就那一笑,便勾去了我的魂魄。今晨,靈感乍現,借《詩經》中‘桃之夭夭’、‘蒹葭’二章及《玉臺新咏》中‘西洲曲’一辭,完成了這首詩。你當時的笑容便是那燦爛的桃花,至今盛開在我的心裏。”事後,未曉從沒提起過這封信。唉,至今也不知道她是否讀到此信。
2005年12月31日,歌壇“長青樹”費玉清舉辦了一場名為“淡淡幽情”的新年音樂會,我很喜歡這個名字,感覺很像我與未曉之間的感覺,就提前買好兩張連號票,想邀請未曉一起去看。可是因為種種原因,票子沒送出去,至今這兩張票還躺在我的皮夾子裏。
為了證實他的話,滄海打開皮夾子讓我看那兩張舊票,然後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應我的要求,他還在我的記錄本上很快地默寫出那首情詩:“桃花灼灼兮,燦爛若霞,霞明艷兮,余心樂之。李芙漫漫兮,繽紛若雪,雪瑩潔兮,余心思之。……”
紅燈擋住追趕她的我
在那些溝通不暢的日子裏,我給未曉寫了大量郵件,表達思念和不解。我想請她看信,可她婉拒了,説這沒意思。我想請她一起遊玩,她説沒必要。我和同事一起去旅遊,帶回紀念品想送給她,卻一連好多天都找不到她……
未曉這個女孩子很特別,我和她相識近兩年,覺得她外冷內熱,但又卻格外謹慎。也許是我以前的“木”讓她産生了困惑吧。
2006年1月,我本想和她好好解釋,可因為急躁,沒説幾句竟和她吵了起來,不歡而散。我覺得徹底沒戲了,找朋友喝悶酒,可朋友幫我分析,如果未曉對我一點好感都沒有,按理不會和我交往這麼久,不會跟我講那麼多廢話的。他讓我好好反思,是不是讓未曉誤解了。我整晚沒睡,把我和未曉相識後的經歷像放電影一樣回顧了一遍。最終我想通了一點。本來我始終覺得未曉不肯給我溝通的渠道,但反思後我發現,她其實是給我渠道的,只可惜我不明白她的心意,又有些“訥”于言。可能男人和女人對愛的表達方式不同吧,她不認可我這種靜靜的表示。正因為這些歧異,我和未曉交往近兩年,關係卻依然在原地踏步。
今年4月以來,我逐漸意識到了問題所在:第一,我沒有擺正自己作為一名追求者的位置;第二,我沒有充分意識到和尊重未曉的努力;第三,我沒能採取有效的方式表達我內心的情感。為了彌補,我急於與未曉相見,親口向她説出愛慕,請她原諒我在情商上的“弱智”。
5月26日,我滿懷希望地來到她通常等車的站臺。等了一個小時都沒看到她的身影,我失望極了,不想再等下去。一輛864車進站,很多人擁上去,我從車後門勉強擠上車,但還是嫌太擠,又跳下車。車開動的一剎那,我忽然發現擠在車門口的背影正是未曉。我想都沒想,招手叫了一輛計程車,趕近路以求先達漢口路等候。穿過建國路,上了西藏路,又奔了延安路,再出河南路。由於在延安路、河南路路口遇到紅燈,我眼看那輛864駛過,卻未能追上。第二天下班時我又去等未曉,還是陰雨天,等了一會兒,有輛強生計程車駛過,車裏的女孩子戴著一副太陽鏡,扭著身子往車站方向看。我起初覺得這人很奇怪,陰雨天還戴太陽鏡,等意識到那人就是未曉,卻攔不到計程車去追她了。
就從5月28日起,我再也沒見到過未曉。864路車站、931路車站還有復興路口的24路車站,我都守候過,可是她卻就此神秘地“蒸發”了。時間一天天過去,我越發後悔讓愛情溜走。難道今生再也見不到心愛的女孩了麼?我不甘心。又寫成一篇《致佳人》,希望能再次向未曉表達心聲。
“萍水相逢,子笑晏晏。意真辭拙,吾語失和。站前立雪,沐雨櫛風。作詩以贈,可曾得否?三月長時,言行失當。有傷子意,有負韶光。雖作錦書,猶缺暖語。思子雅量,心有愧焉。面壁經月,悔意暗生。無以盡懷,紙短言長。希冀面陳,可得見歟?”滄海的“文言情書”讓我覺得有點新鮮,我問:“你寫得這麼文,那個女孩子會喜歡麼?”他鄭重地點點頭:“未曉的修養很好,她肯定讀得懂的。”
由於滄海對諸多細節一略而過,強調不能給心愛的女孩添壓力,所以這次採訪在我看來是相當不完整的。滄海看出我的“腹誹”,抱歉地笑笑。他希望未曉讀到他的傾訴後,能再給他一次面陳心聲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