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説明:潘冬子報名參加春晚

圖片説明:胡漢三變成評委負責人老賊
“惡搞”將可能繼“PK”後成為2006年中國流行詞,但是專家們對網路“惡搞”頻頻越界破壞傳統文化表示擔憂,昨日,在《光明日報》舉辦的“防止網上‘惡搞’成風專家座談會”上,眾多專家表示,應當謹防網上“惡搞”成風,有專家指出,網路“惡搞”網站應當承擔責任。
“抵制惡搞關鍵是拿出好作品”
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明振江少將昨日談到被“惡搞”的《閃閃的紅星》時説,“作為一部經典的革命題材影片,《閃閃的紅星》影響了幾代人,無論是其歷史內容還是創作態度,都應當説是嚴肅、認真的,這種“惡搞”行為已經超越了起碼的道德底線,侵害了八一廠和相關創作人員的權益,甚至觸及到法律層面的問題。”明振江同時也表示,面對來勢很猛烈的解構之風,只有不斷地産生與時俱進的新的文化産品,才能有效地抵制這種風潮,關鍵是拿出好的作品。
“網站出於自己利益推波助瀾”
中央外宣辦網路局副局長彭波透露,網路局發現,在許多情況下,網上“惡搞”很大程度上網站有責任,為了自己的利益,推波助瀾,一方面提供陣地,另一方面,不斷地炒大,對此彭波表示,法律的紅線絕對不能突破,網站提供惡毒攻擊、侵犯他人權利的舞臺,同樣負有法律責任。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理事長胡啟恒倡議,反對“惡搞”紅色經典、優秀文化遺産,把防止網上“惡搞”成風作為文明辦網、文明上網的重要行動,希望廣大網民積極行動起來。
相關鏈結
電影《閃閃的紅星》
《閃閃的紅星》1974年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故事講述了年僅十歲的潘冬子一心想參加紅軍的故事:冬子的爸爸是一名光榮的紅軍戰士,他的媽媽被敵人殘酷地殺害,冬子發誓要為媽媽報仇。懷著這個心願他一心要參加紅軍,於是他巧妙地與敵人週旋,冒險為遊擊隊送鹽、送信,在殘酷的鬥爭中不斷磨練自己……
該片的導演為李俊、李昂,祝新運扮演的潘冬子和劉江扮演的胡漢三都格外精彩,堪稱中國電影中的經典人物,祝新運也因此成為名噪一時的童星。不僅如此,《閃閃的紅星》的電影插曲、經典臺詞也魅力長存,至今仍經常出現在文藝舞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