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説明:紅圈處就是屠宰場,周圍就是垃圾場,衛生狀況十分惡劣。

圖片説明:兩名壯漢正在屠宰一頭生豬
廣州白雲區新市街匯橋新城往棠涌村方向,一鐵路橋旁巨大垃圾場上有一個違章建築群,成了一個非法屠宰場。昨日上午,時報記者根據線人舉報,目睹了這個屠宰場非法屠宰的全過程。由於該屠宰場建造在一個“三不管”地帶,工商多次執法,都只能現場繳獲一些生豬,或者將屠宰場的殺豬工具銷毀,卻不能將這個非法建築拆掉。
潲水進場餵養潲水豬
昨日上午10點,時報記者根據線人指點,來到新市街棠涌村。過一座鐵路橋後,一直沿著鐵路直走,遠遠就看見一個巨大的垃圾場,一股腐爛垃圾的味道撲面而來,讓人直欲嘔吐。沿著筆直的道路繼續向前,只見垃圾場上,用火磚和石棉瓦,簡單搭建了5間窩棚。在最靠近記者這邊的一間窩棚外面,到處可看到散亂的豬毛和遍地豬血,蒼蠅飛舞,腐臭熏人。
10點40分,一輛摩托車從遠處駛過來,車上是一名40多歲的男子,他到窩棚旁邊後,從摩托車後位上取下兩桶滿滿的潲水,然後走了進去。線人説,這裡每天要宰殺兩次豬,淩晨一次,中午一次。但由於外面來的生豬數量不確定,所以屠宰場自己平時也餵養了一部分生豬,以供貨物緊缺之需。“這些豬都是用潲水餵養的!”線人説,棠涌村附近街道上10多家餐館的潲水,都賣給了這家屠宰場。
垃圾場中宰殺生豬
11點25分,一輛貨車從棠涌村方向快速駛過來,車上載著10多頭生豬,嗷嗷直叫。隨後,窩棚內冒出一股黑色的炊煙,然後就接連聽到生豬被殺的慘叫聲。據線人説,這些宰殺生豬的污水,就來自棠涌村附近的一條污水河涌裏。
10分鐘後,一男子端著一個大盆子,從屠宰棚內出來,只見他盆子裏滿裝著猩紅的豬血。
豬肉銷往肉菜市場
中午12點過5分,一輛摩托車“嘟”的開出來,車身後托著3塊豬肉。記者趕緊驅車跟蹤。
摩托車來到一個名叫“黃沙崗新街市”的肉菜市場。此時已是中午時分,但偌大的肉菜市場,買菜買肉的人依然絡繹不絕。摩托車司機徑直將豬肉運送到肉菜市場的61號和62號檔口,該檔口老闆是一對30多歲的夫妻。
摩托車司機走後,記者走上前問檔主:“這豬肉多少錢一斤?”“很便宜,5塊5!”檔主回答。“其他地方都賣7塊8塊,你這裡怎麼這樣便宜啊?”“我們講究的是薄利多銷,大家掙錢都不容易啊!”檔主顯得很“體貼”。
該屠宰場已3次被查處
暗訪完整個生豬屠宰過程,時間已經到了中午12點15分。記者趕緊向當地工商部門舉報。
新市工商所一工作人員聽説來意後表示,他們曾經多次對該屠宰場查處,但是由於該屠宰場轄區模糊,所以每次都只能將其屠宰工具沒收,以及將現場生豬沒收,但無法將該臨時搭建的違章建築拆除。“只有拆除其建築才能治本。”該工作人員説。
白雲區工商分局一名負責人表示,2005年底,白雲區工商分局就接到群眾舉報,當時他們就派出執法人員到現場,查處了這家屠宰場。隨後,工商部門就找到當地的城管部門。他們先找新市街道城管科,新市方面説事發地在棠涌村的潭村,不屬於新市街道城管科。於是,工商又找到石井街道城管科,對方的回復是,該屠宰場所在地,應該屬於新市街道城管科。這個事情當時也就不了了之。
新市街工商所一工作人員説,他們最近一次查處這個屠宰場是在本月16日,也就是4天之前。
編輯點評 城市管理不應有縫隙
明明知道有人在違章建築群內非法屠宰生豬,也清楚只有拆除違建才能徹底查處這個非法屠宰點,可是面對著這個所謂的“三不管”轄區,工商部門就是無法順暢地執法,只得無奈地看著潲水豬被屠宰後又流到肉菜市場。
石井街城管科和新市街城管科都言之鑿鑿地表示,這個地段不屬於自己的管轄範圍,那究竟應由誰來管理?我想,上級部門在合理分配權力之時,也應該對其權力的管理轄區作了明確劃分,這個建在垃圾場上的違建肯定是在權力的管理範圍之內,不可能逾越于法律之外。之所以出現現在的“三不管”情況,應該是有關部門在自己管理轄區內的權力失責。
這個地段到底是屬於石井街還是新市街,或許不久就會有答案。但是類似的“三不管”轄區在市內不少地方都存在。城市的管理本不該出現縫隙,但是現在,兩個部門都互相“踢皮球”,管理的真空説到底就是不作為的表現。權力的真空要靠監督來填補,管理的真空也應該及時填上。李龍
新聞鏈結
變質豬肉皮賣給食肆煮粥
大石工商所搗毀一私煉豬油作坊
把已經變質的豬肉放到鍋內煉一下,油就變成了大排擋、小飯館中的食用油,豬皮則賣給食肆做粥的浮皮。昨日廣州市工商局大石工商所搗毀了一個私煉豬油的作坊,查獲大量的劣質豬油及豬皮。
拍攝時相機上佈滿油
昨日下午,廣州市工商局大石工商所的有關負責人在接到群眾舉報之後,趕到了位於番禺區禮村西路32號的一個出租屋。
剛從執法車走下來,記者就聞到一股讓人作嘔的臭味。從該出租屋的外觀來看,是一座二層樓加地下室的獨立樓,一層的面積大概有100平方米左右。由於該作坊的老闆已經有所警惕,大門被緊緊關上,記者只能從該作坊一樓的窗戶查看裏面的工作情況,發現一樓的窗戶其實是地下室的天窗,從窗戶裏伸出一根管子,管子一端是隔壁一幢房子的廢水管,另一端是洗豬肉的水池。原來別人家的廢水竟然是清潔豬肉的水!記者進行拍照,才短短兩分鐘,相機上就蒙上了一層黑乎乎的油。
鄰家廢水用來洗豬肉
在公安部門的幫助下,這家加工作坊的大門最後終於被打開了。記者看到,作坊內都被曬乾的豬皮佔據了,豬皮就直接堆放在地上,上面蒼蠅亂飛,地面則被黑乎乎的油所覆蓋。炸過的豬皮都被包裝在一個個麻袋中,整個一樓差不多堆放了200多個麻袋的豬皮。
地下一層更是讓人吃驚,地上堆著5、6包廢棄的豬肉,一個工仔正在用廢水清洗,另外一個負責切割,還有一個負責煉油。煉好的油灌在一個藍色的大罐中,大罐外邊骯髒不堪,煉好的油呈棕黃色,而且比較渾濁。當記者問這裡的工仔會不會吃裏面的油時,他直言不諱的告訴記者:“當然不會吃了,這油怎麼能吃?”
據記者了解,這裡的油都是用廢棄的豬肉煉成的,大多是淋巴結的肉(又稱垃圾肉),由於這裡的肉大多數人不會要,所以都被他們以很低的價格收購回來,一斤豬肉的價格不會超過1元。
廢油專供小飯館用
據附近的居民介紹,這些油都是賣到附近及市區的大排擋和小食肆內,以及小的食品加工工廠。而炸幹的豬皮賣給餐館,用來做浮皮,專門供煮粥用。
據工商執法人員表示,這家煉油作坊去年就被查封過一次,不料今年他們又偷偷跑回來製作。工商執法人員表示會查封該作坊,並且收繳全部豬皮和豬油。
|